宁缺毋滥释义:
[拼音][nìng quē wú làn] 宁可缺少些,也不要不顾标准,凑数求多。来自百度汉语
[出处]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五回:“即令宁缺勿滥;这开封是一省首府;祥符是开封首县;却是断缺不得的。”
下一句是:宁遗勿滥,意思是就是宁愿空缺,也不要降低标准,一味求多。
宁缺毋滥成语出处: 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五回:“即令宁缺勿滥,这开封是一省首府,祥符是开封首县,却是断缺不得的。” 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六年》:“善为国者,赏不僭而刑不滥……若不幸而过,宁僭不滥”。
小知识:同样是杀鸡做饭款待客人,为什么这两个成语意思却相反?
很快就到鼠年春节了,带“shu”音的汉字开始用得多起来,比如说“非你莫属”、“数一数二”、“熟门熟路”等等。这里给大家说一个同样带有“shu”音的“黍”字,它有两个成语,分别是“杀鸡炊黍”和“鸡黍之膳”。都含有“鸡”,符合广东人“无鸡不成宴”的观念,满满的都是年味哈。
一、两个成语的雷同
“黍”指黄米,也可以理解为米饭。“杀鸡炊黍”,意思很简单,就是杀鸡做饭热情款待客人了。表达了主人对客人的重视,热情好客。出自元朝宫大用《范张鸡黍》楔子:“哥哥,您兄弟在家杀鸡炊黍等待哥哥相会。哥哥,你休失信也。”
而成语“鸡黍之膳”,同样是指杀鸡做饭招呼客人。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孔丘《论语·微子》:“止子路宿,杀鸡为黍而食之。”用现在的话,两者的意思都是杀鸡杀鸭做饭款待客人,都差不多是一个意思。
二、两个成语的区别
虽然同是杀鸡做饭,但是这两个成语的解释却完全相反。“杀鸡炊黍”是“盛情款待宾客”,是非常重视客人,让客人非常有面子,宾至如归的。但是“鸡黍之膳”呢?却仅仅是“家常便饭”。用我们广东人的话来说,就是“多个人多双筷子”的事情,但是外人看起来可能会觉得自己被忽略,不被重视的感觉。这完全是两种意思了。